文章
  • 文章
  • 论坛
搜索

论坛首页>>文坛>>包村不能“挂名不挂心”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稀饭
等级:普通会员
头衔: 新手上路
星数:
帖数:74
精华:0
积分:150
消息:
  查看资料
发布于:2023-03-18 10:32
字体大小: 1#

包村不能“挂名不挂心”

近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入户走访制度。”这是中央连续四年对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定点联系乡村振兴点作出重要部署,要求一以贯之落到实处。

实行包保责任制,是农业农村工作中一个传统做法,以*形式提出来,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安排,好处多多,须落到实处。但少数领导干部认为包村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更多只是逢年过节打一趟、上级检查露个脸,背离了初衷,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须引起重视,加以整治。

“认知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领导干部不重视包村工作,归根到底是错位政绩观使然,认为村级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难出成绩,更愿把精力放在抓招商、上项目等见效快的工作上,争取大干快上、早日提拔。同时,与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目标绩效、乡村振兴等部门没有形成监管合力,对领导干部包村工作或抱有“他会做”而听之任之,或抱有“有人管”而事不关己的态度,致使履职监督存在“真空地带”。

*总书记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领导干部特别是直面群众的基层领导干部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包村工作当作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抓手,迈开步子、俯下身子、撸起袖子,主动包联最远的村、帮扶最穷的户,把主要精力放在田间地头,把更多心思花在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上来,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帮助包联村实现大发展、包联户实现大增收。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目标绩效、乡村振兴等部门要形成监管合力,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细化包村领导干部到村入户频次、村情民情掌握情况、村级产业发展成效、办理群众实事件次等考核指标,明确各自监督考核责任分工,倒逼领导干部多下村、勤入户。另外,“工作干得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要畅通村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意见反馈渠道,问问他们是否认识包村领导干部,以及领导干部包村期间作风如何、是否引领发展、服务群众,对群众口碑差的坚决调整并视情况给予处罚,真正让“挂名不挂心”的领导干部无所遁形。


IP 属地:安康
相关帖子
收藏 顶 0 踩 0
0
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快捷服务
快捷服务
信息公开
交流互动

山西龙兴

关注微信公众号

网站备案:晋ICP备16009332号-3  主体备案:晋ICP备16009332号

晋公网安备:11012015081311号  商务合作:18103515480

运营团队:大国商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龙兴科技

友情链接:大国商帮


广告合作:18103515480     举报邮箱:1026365795@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351-2397193(周一至周五9:00-18:00)
技术支持: 苍穹科技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
seo seo

消息内容

×
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

回复内容

×

编辑回复内容

×